“監利沉船”活動房、集裝箱捐助企業
發布日期:2015-06-04 00:00 點擊:
2015年6月1日21:35監利長江新洲碼頭段發生一起客輪翻船事故,一艘從南京開往重慶的客輪(2200噸)翻船。船上有乘客397人,船員42人。
監利沉船特大事故發生后,牽動著荊州市龍德活動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德股份公司”)所有員工的心,在電視上看到救援的人員在風雨中吃飯,休息。董事長張兵馬上組織召開了會議,公司一致通過為救援縣城捐助臨時鋼結構集裝箱,供救援人員辦公和休息之用。經與公安縣縣領導請示,公安縣民政局溝通后,與事故所在地民政局,慈善協會聯系后,按救援總指辦要求,緊急運輸集裝箱到事故現場。
圖為龍德股份公司對受災地區捐贈的臨時安置房
截至目前為止,為緩解災區患情,龍德股份公司已經為受災地區了多個臨時安置房,這些凝聚著龍德人愛心的臨時安置房,將通過市黨委、公安縣領導、民政局、聯投.湖北路橋集團等傳遞到災區人民的手中。與此同時,龍德股份公司在張兵董事長的組織下迅速行動起來,成立了救援服務小分隊,深入受災前線,全力以赴做好救援服務工作,保證救援工作順利展開。
作為荊州市招商引資重點企業,公司始終秉承“龍行天下,德以助人”的核心價值觀和“取之社會,用于社會”的企業使命,將企業發展與社會全面均衡發展相結合,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據媒體報道,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龍德股份公司第一次以荊州優秀企業的形象展現在大家面前了。早在2008年龍德股份公司就因為在援建四川廣元地震災區中被授予集體三等功。
圖為龍德股份公司在四川廣元的救災情況
此前,龍德股份公司張兵董事長也多次表示,企業和企業家不僅是社會發展、社會財富創造的中堅力量,更應該是社會道德良心的倡導者和示范者。一方面,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僅表現在捐資、做慈善方面。企業家無論是對自己的員工、消費者、社會弱勢群體,還是對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應有整體的考量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企業組織存在于社會結構之中,相對占據了較多的社會資源,而社會是企業的利益來源,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休戚與共,社會發展環境好,企業才能順利發展,才會興旺發達。所以,至公司成立以來,在張兵董事長的指引下龍德股份公司努力堅持做有責任心的企業,勇于承擔歷史賦予它的社會責任,在內部形成“責任成就未來”的企業文化。
展望未來,作為這樣一個富有強烈社會責任精神的新四板掛牌企業,我們有理由相信龍德人會團結一心,勢必打造出一個讓國人為之自豪的企業;同時我們也堅信“龍行天下,德以助人”的龍德精神會代代相傳,給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